佛心慧語

佛心慧語
請選擇單元

真實的悲心需要智慧的觀察

講到平等觀視一切眾生的痛苦、對一切眾生生起悲心,其中的第一個方法,就是觀視一切眾生如母,感念眾生恩。
平時我們都以為自己是獨立自主的個體,事實上並非如此,自他是息息相關的,我們的一切都需仰賴他人,例如我們的身體就是父母親所賜予的,再加上多年來父母親的養育之恩,才可能有現在的自己。緣起不是一個哲學概念,而是我們生命的本質。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認識的。

每個人一生的因緣際會各有不同,但其中最基本的,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父母對我們的恩德,因為父母不僅賜予我們身體,並且呵護我們成長。然而,我知道也有一些例外。我聽過那些到國外弘法的喇嘛說,當他們在說法中講到要對父母感恩的時候,有些從小受到父母虐待的人會說:「如果要對敵人生起慈悲心,我還做得到,但是要對父母生起慈悲心,我完全做不到。」然而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,意思就是連我們珍愛的身體,也是仰賴其他的因緣而成。

我們透過這樣的思維培養自己惜緣感恩的心,然後我們會逐漸體認到:自己的苦樂來自於他人,而他人的苦樂也和自己有著緊密的關係。藉由這樣的觀修,我們便會逐漸生起對於一切生命深切的責任感,進而願意利益他人。

這種慈悲心的練習是理性的觀修,它是藉由智慧的觀察而生起的。我們透過看到生命的實際狀況,體認到萬事萬物都是眾緣和合、息息相關,因此感念眾生的恩德,進而生起想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慈悲心。因此,真正的慈悲,是透過智慧才能夠生起的。

為什麼有的人很容易觀修悲心,有些人怎麼修都生不起悲心呢?我覺得生不起悲心的原因,是因為缺少了智慧的觀察。如果了解自他的關係,也就是體認到悲心的對境和自己都一樣想要離苦得樂的時候,你就很容易生起悲心,因此要生起悲心並不困難。悲心沒有敵人、沒有親人,也沒有陌生人——真實的悲心,是沒有偏私的。

因此,當你無法生起悲心的時候,自己就要好好想一想,到底自己的悲心是怎麼修的?是不是自己的分別心太強了?總是執著那是敵人、那是親人,或者不認識的人等等。如果是帶著分別心而修,那麼真實的悲心終究是無法生起的。

當然了,對於自己喜歡的親友,我們比較容易生起悲心;如果對於不喜歡或者陌生人也能夠生起悲心的話,這真可說是大悲心了。在觀修悲心時,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於討厭的人或者陌生人很難生起悲心的話,這就證明了自己還是沒有生起真正的悲心,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