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心慧語

佛心慧語
請選擇單元

佛法的精髓就是菩提心

昨天談到,「法」是大乘法還不夠,修持者自身必須具備大乘的發心,要成為一個大乘行者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阿底峽尊者依止過許多上師,但對其中的金洲大師特別恭敬。被問及原因時,尊者回答:「我現在能有一點點善心,都歸功於金洲大師的恩德。」一些祖師們對這一句話的解釋是,尊者在告訴我們,教法的精髓就是善心,也就是菩提心,而這也代表尊者徹底了解佛教的精髓。

一般來說,大乘的入門之處即是「發心」,密乘的入門處是「灌頂」。很多大師進一步解釋說:不論顯密,一切法要的入門處,最重要的就是「菩提心」。

仰昆巴大師也曾說過:「許多人喜歡高談闊論『空性』等高深教法,喜歡說『一切是空』等等,但一談『皈依發心』就興趣缺缺。」我自己也遇過類似的情況,有人建議我不要一直說四共加行、皈依發心等等,他們覺得太無聊了,要求我多講一些更深奧的教法。

接著生起悲心的所緣境是什麼?我們可以說,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生起悲心的對境。

而「一切眾生」包括了誰?例如最後有際的菩薩,算不算在這一切眾生當中呢?我們一般說到「佛」和「眾生」的差別時,會提到,因為菩薩仍有細微的痛苦和煩惱,也就是指菩薩仍存著自他二執的習氣,因此也是我們悲心的對境。

《莊嚴經論》提及「生起悲心的十種所緣境」,例如具備強烈的瞋心或貪心的人、修行善法時遇到魔障的人、三惡道中受劇烈痛苦之眾生、屠夫、漁夫等一生都在積聚惡業的眾生,還有斷滅種姓的眾生等,這裡可以解釋為「暫時無法成佛的斷滅種姓」的眾生等,都是我們生起悲心的對象。
接著談到「悲心」的行相,或者說感受,是什麼呢?就是「希望離開痛苦」的想望,其中細分為:「離苦真好」、「祈願離苦」以及「實踐離苦」這三種類型。

觀修悲心的次第來說,首先從自己的親人、喜歡的對象開始,這會較為容易。然後,再慢慢觀想不熟的陌生人,接著再對自己不喜歡的仇人、敵人觀修悲心。

觀修悲心的方法也很多,如果要細微深入的觀修的話,可以參考《瑜伽師地論》中提到,思維眾生的百種痛苦,進而思維幫助他們離開此等痛苦。

簡單的觀修而言,可以參考嘎瑪拉西拉在《中士夫修道次第》中,提到的觀想眾生被三苦、六苦或八苦所折磨,因而生起悲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