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心慧語

佛心慧語
請選擇單元

痛苦與痛苦之間就是暫時的變相痛苦

因此所謂的快樂,就是從右肩換到左肩的瞬間,當時前面的痛苦逐漸消失,後面的痛苦還未來,有片刻喘息的狀態,此時雖然看似快樂,但只是一種隱隱的痛苦。

身體感受到細微痛苦的狀態下,在前苦已滅、後苦未來之前,會有短暫休息狀態。這即是一種變相的痛苦,因此其實我們無法真正感受到什麼是快樂,而總是覺得,這種變相的痛苦才是快樂。在此也不多說談痛苦,不然若著重於講說痛苦,會被很多人認為「佛教是消極的宗教」,「怎麼總是討論痛苦、讓人擔心啊?」

但雖然我們逃避痛苦、希求快樂,卻不知如何造作快樂之因、該如何斷絕痛苦之因,因此佛教所主張精進修持,是追求不因業而產生的快樂,而不是滿足於暫時沒有痛苦的狀態中,後者並非真實的快樂,所謂的「快樂」並非僅是一種感知,這種依靠外緣所能產生的快樂,絕非究竟的快樂。
因此我們一定要達到某種境界,產生無須因緣產生的快樂,慢慢拋棄細微的痛苦,藉由了知痛苦而能從中解脫出來,因此請大家不要滿足於現狀,或將希望寄託於外在物質之上,因為外在物質是很難解決痛苦的本質的,一定要從自己內心出發。

一般來說並非說暫時快樂不好、要擋住快樂、我不需要暫時快樂,我不喜歡暫時快樂等,有暫時快樂並非不好,但不要沈溺其中,而是依靠這種暫時的快樂,進一步去探究更殊勝、更究竟的快樂,讓暫時快樂能成為我們尋求究竟快樂的階梯,讓我們能一步一步向前邁。

痛苦也有暫時痛苦,有時我們受痛苦所逼,而被困在其中,不知如何是好,這時我們要去想,所謂的「痛苦」,其實只是痛苦的感受,要去依此了知痛苦的本性,因為痛苦的「本性」才是我們無法解脫的阻礙,才是大問題,因此要透過小痛苦的感知,去瞭解痛苦的本性而去解決的話,就很容易擺脫當前的痛苦。

雖然所有人都希求快樂,但我們不知如何取捨因果,不知因,因此無法取捨果,對於因果的迷惑讓我們不能獲得快樂之因,所有辛苦都注定一無所成。